2024年已经过半,回看中国车市这半年来的走势,我们发现“内卷”二字居然成了曝光率较高的专有名词,几乎所有品牌都主动,或者被动的参与到内卷当中,消费者也成了这一名词的既得利益者,毕竟大家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得到各方面更有价值感的汽车产品了。但是也有人会质疑内卷的副作用,彼此互相打压是否有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下面我们不妨从两个角度,来深度分析一下,中国车市内卷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无脑的价格战。
2024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解读
根据乘联会2024上半年批发销量排名来看,在车企前十名当中,出现了六家中国品牌,它们分别是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长安、长城、上汽,以车企数量占比来说,我们已经达到了60%,也就是过半了。
从具体批发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以1607145辆领跑,奇瑞也有1057706辆的出色发挥,吉利销售955730辆,长安销售808965辆,长城销售467392辆,上汽则销售331462辆;其中比亚迪销量略高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车企之和,六家中国品牌合力销售5228400辆,四家合资品牌合力销售2029226辆,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为72%,合资品牌占比为28%,双方的数据差异是比较大的。
从数据反馈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消费者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会倾向于中国品牌,一个是被很多人抵触的内卷,并未让中国品牌出现彼此踩踏的现象,反而是相比去年有更多本土品牌出现在前十当中了,这是否可以说明良性的内卷助推中国车企共同向上了。
而内卷的良性影响之一,就是大家都会想办法卷技术、卷服务、卷品质、卷体验,因为它们深知这是一场面对合资品牌的持久战,光靠价格是走不远的。
从2023年各大中国品牌研发经费高低来看,比亚迪在销量302万辆基础上,研发资金高达399亿元,继续领跑中国品牌,紧随其后的有蔚来(134亿元、16万辆)、长城(110亿元、38万辆)、理想(106亿元、38万辆),另外像长安去年研发投入为90亿元,吉利则是78亿元。
高额的研发投入背后,就是产品在新能源动力、智能化、安全性等多层面的持续迭代,和用户用车体验的不断提升,也是更多中国车企,可以从市占率上反超合资品牌的核心。
在2024年1-5月份电池PACk供应商排行榜上,弗迪电池、宁德时代、特斯拉分列前三名,其中比亚迪的弗迪电池装机量为1133458台,市占率35.3%,宁德时代则是20.1%市占率,特斯拉是7%市占率;同期BMS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当中,幅度电池以1138085台实现35.4%市占率,继续领跑,其次是宁德时代和特斯拉;同期混动发电机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上,弗迪动力实现588310台装机量,市占率45.1%。
同期驱动电机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上,弗迪动力继续以1186756台装机量实现31%市占率,同样领跑榜单。另外,比亚迪在电机控制器件、功率器件、OBC等装机量排行榜上的市占率均超过30%。这些成绩的背后,就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中国品牌,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的结果,在研发方面,包括丰田在内很多合资品牌的投资额同样较大,但中国品牌更侧重于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提升。
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品牌
从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总体表现来看,在市占率和技术研发上,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而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各家车企代表纷纷发言分享关于中国车企做大做强的心得,让广大网友受益匪浅,其中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所做的《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的主题演讲,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次发言。
首先,我觉得李云飞内容当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在欧洲杯上的广告赞助商几乎都是中国品牌:海信、支付宝、比亚迪、vivo等等,可谓是中国品牌“顶峰相见”,从19世纪中叶的国人出海打工,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产品出海,再到20世纪至今的品牌出海,包括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其背后就是卷出来的技术、卷出来的产品,都是越来越好,跟外资对比的品质也是越卷越硬,出口市占率已经逼近60%,这其实就是中国车企内卷良性影响之二,也就是海外市场和更多国际性活动,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在快速提升。
其次,李云飞此次发言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呼吁所有中国品牌携手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比如他肯定了出口领域上汽和奇瑞的老大哥地位,比亚迪要向他们学习,并且比亚迪也已经实现了800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同时在泰国工厂建成,海外市场正在加速布局;同时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则是第二梯队,所以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布局都在加快;中国汽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真正成为海外市场受人尊敬的汽车品牌。
但任何一个品牌要想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未来的中国汽车品牌要携手走出去,要多合作、携手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携手解决出海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结束语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中国车市内卷有没有好处,我想大家从上半年各品牌市占率、年度研发资金,以及李云飞关于中国品牌如何携手走出去的发言内容,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内卷”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明显大于副作用的,短期内可能会让少数品牌受伤,但中长期来看,一定是有益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益于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