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事慧鉴 | 限购松绑/购车消费券……这些新政跟你息息相关

星星之嘉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车原创 最近,一条《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在网络霸屏,国家为了让我们买买买,放出大招,许多省市也拿出上亿真金白金的补贴。

这些积极信号又意味着什么?又会为我们买车带来什么影响?

为了让你们买车 也是拼了

关于近日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相信大家在某音等社交网络已经刷到无数次。其中涉及各行各业,措施多达20条(以下简称“20条”),就像给整个市场经济打了强心针。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就摆在整个20条政策中最前面的位置,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比如,因地制宜优化限购措施、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鼓励以旧换新、增加停车位供给、推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二是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如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支持换电……

这些政策是不是听着有些耳熟?回顾过去,也有类似的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2009年-2010年、2015-2016年都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2009年1月,国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工程等多项政策。同年2月,汽车销量增速已提升至24%,至次年1月增速达到了116%。

2015年,股市大波动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压,同年9月再次宣布推出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10月开始乘用车消费逐渐回暖,当月销量增速达13%,到2016年9月接近30%。

不过在这两个时期,国内汽车市场还处在增量高速发展阶,消费动力强,即使像众泰这样的工业垃圾也有人掏腰包。所以,当时的促消费政策尽管基本集中在购买环节,补贴几千块也能明显撬动需求。

现在进入存量市场,趋于饱和,再加上城市拥堵、限行以及房地产形成挤压,令汽车消费市场变得极度复杂。

很多人面对补贴,就会调侃称:我缺的是那几千块吗?我缺的是买车的十几万元,以及日后随之而来高额的保险、保养费用。

还有人将矛头指向城市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

所以,现在的“20条”中涉及汽车从购买到使用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更为完善、全面,从号牌指标、金融优惠,再到停车、充电基础设施、二手车等等,都能看出国家对提振汽车消费的决心。

按照惯例,许多地方都陆续跟进,积极响应,譬如广东省表示正推动放宽广州、深圳“限牌”,江西省也准备了“一个小目标”的钱,准备发放购车消费券。

剩下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对有意买车的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利好时期。

大家都不爱买车了?

事实上,在3月价格大战、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产品(如比亚迪的冠军版)推出、618促销活动等一连串利好因素下,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表现算得上差强人意。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售额2.2万亿元,销售规模1323.9万辆,同比增长6.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是妥妥的“顶梁柱”。

从产销数据来看,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汽车无疑是未来刺激消费最大的突破口。不过当我们将这些宏观且抽象的销量数据逐一拆分,可以得出几个新趋势:

车事慧鉴 | 限购松绑/购车消费券……这些新政跟你息息相关

第一,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热,插混车与纯电车并驾齐驱。正处于风口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市占率约为28.3%,将近三成。

6月份,纯电动车批发销量52.8万辆,同比增长17.0%,环比增长9%;插混车销量23.3万辆,同比增长95.7%,环比增长20.1%,尽管份额仍不及纯电动车,但增势喜人。

以比亚迪DM-i系列、吉利银河L7为代表的插电混动车一出道即巅峰,越来越多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可油可电”真香。

第二,大家更愿意为体验、出行增值买单。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特种兵式旅行、淄博烧烤等旅游消费一夜之间爆红,独库公路变成了“堵哭公路”,自驾露营话题更是高居不下。

越来越多车主喜欢在周末带着一家老小周边游,长假期奔赴诗和远方,因而许多新车的一键躺平、大沙发、大彩电功能被深深种草,毕竟它们能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感。

主打家庭用车的理想汽车就是最好的佐证,月销突破3万辆,L8还悄悄地分薄了汉兰达的销量,让汉兰达(疑似)内涵说到:“一切理想和未来都是空话。”

其次就是智能、科技变成汽车的关键词,《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就提到在消费者考虑购买电动车的原因中,2022年有60%的受访者选择了“智能化程度高”一项。

当下OTA、L2级辅助驾驶、NOA等新词汇席卷全行业,人们讨论一款车技术是否先进,不再只是发动机的技术参数,是否搭载智能车机、辅助驾驶、8155芯片等。

第三,富人与穷人的汽车消费呈现两极分化。

今年上半年,传统能源乘用车中50万以上车型涨幅最大,高达20.6%;在新能源乘用车中,35-45万元价格区间涨幅最大,达到160.8%,相反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场都在大幅萎缩。

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稳定,抗风险能力高,消费升级能力相对较强;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力一般,不少人甚至被房地产割韭菜,因而被限制汽车消费;低收入家庭正是被近一两年经济低迷拖累最大的一批人,就更不用提买车这件事了。

一言蔽之,大家不是不爱买车,只是消费环境、结构以及消费者心态都在发生裂变,使得整个市场变得更为复杂。

此时,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多层次促消费政策充当着宏观调控的无形之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就表示:“无论是汽车消费还是其他消费品消费,我们首先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变化,创造新需求"。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车企要更加内卷,给消费者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新需求自然随之而来,市场的根本问题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