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中国行业的高速发展却远未接近尾声。
小米姗姗来迟。12月28日,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将首次公布小米多项技术参数。作为行业年末最后一场重要发布会,小米的到来为2023年中国行业的新发布节奏画上句点,也将国内智能电动领域的竞争再次推向新的高度。
回首2023年行业发展脉络,年初特斯拉大幅降价,引发无数自主品牌、合企业及跨国企相继出招、亮剑,价格端的竞争在当下的12月仍显火热,甚至有愈演愈烈势。
市场端的竞争是今年中国行业的主旋律,但产品、技术层面的竞争也已成为火海。在2023年,众多自主品牌全方位加注插电混动(含增程式)技术、电动技术以及传统燃油技术,产品类型覆盖轿、SUV、MPV、硬派越野以及跑等。跨国企则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应对自主品牌崛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行业呈现出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合品牌份额下降,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燃油渗透率下降等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奇瑞、理想等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51.7%,超过跨国企在华份额。同时,国内新能源零售销量渗透率已超过35%。
除了在国内市场,中国产业走出去的脚步在2023年全面提速。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蔚来等多个自主品牌加速海外布局,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已然驶入欧洲、中东、拉美、东南亚、俄罗斯等多地市场。中国出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并在2023年上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特斯拉掀起“价格战”
在2023年,“降价”拉开了国内市的竞争序幕。
今年1月,特斯拉在全球多个市场调低产品售价。在中国市场上,Model3起售价由此前的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直降3.6万元起;ModelY起售价则由28.89万元降至25.99万元,直降2.9万元起。两款型中国区售价均刷新了历史最低价。
在特斯拉下调上述型售价后,小鹏、问界等多新能源企相继跟进。在今年3月,国内市降价潮迎来高峰。
3月初,东风集团总部所在地湖北省开始向省内消费者发放大额购补贴,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风神、东风日产等多个品牌热门型全系降价优惠,雪铁龙C6等型最高政企联合补贴9万元,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湖北东风系品牌的“大促”引发国内众多传统企跟进。在一个月时间内,就有超40品牌的80余款型在全国多地开展促销。无论是现金优惠、保险补贴,或是政府补贴,“降价”成为国内众多企和经销商的一致性选择。
“降价潮”贯穿全年。时代财经统计,截至12月底,今年参与降价、促销的企超过50,数百款型均先后推出力度不等的优惠。
自主品牌登展C位
湖北东风系品牌引发的大“降价”还未结束,2023年国内首个A级展――上海国际展便于4月举行。今年上海展以“拥抱行业新时代”为主题,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共有1000余企业参展。
新能源是这届上海展的绝对主角,占据参展新的半壁江山。其中,蔚来全新ES6、小鹏G6等新纷纷亮相,理想也发布纯电解决方案;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企的新能源也登上展台中央;跨国、合企方面,BBA、沃尔沃、劳斯莱斯等全新纯电型迎来中国市场首秀。
不同于往届展合品牌、跨国企产品牢牢占据行业C位,今年上海展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成为海内外行业人士的关注焦点。宝马、大众等众多主流跨国企高管到场参观国产新能源,成为展新趋势。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此次展已然成为自主品牌颠覆跨国品牌的转折点。
华为系成最大黑马
时间来到下半年,华为系“卷土重来”,成为行业最大黑马。
9月12日,华为发布新款AITO问界M7并开启交付。作为赛力斯与华为联合设计的最新型,新款问界M7拥有六座版和五座版两个版本,官方定价24.98万-32.98万元。相较于老款问界M7,新款型获得更多华为方面的支持,如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鸿蒙座舱等。
随后在11月9日,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首款纯电轿智界S7开启预售,共有标航版、长航版、超航版、四驱旗舰版四个版本,预售价分别为25.8万元起、29.8万元起、32.8万元起和35.8万元起。
12月26日,华为再次推出全尺寸新能源SUV问界M9。问界M9起售价为46.98万元,最高售价为56.98万元,该自2024年2月26日开始交付。
当前智界S7、问界M9尚未开启交付,不过问界品牌11月交付量已达到18827辆,位居造新势力前列,并连续2月突破万辆。
比亚迪登顶中国市
企业层面,今年国内最受关注的企或是比亚迪。
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销量超过268万辆,已接近实现其全年销量目标。此前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为今年定下了极高的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到360万辆。
有多方消息显示,比亚迪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或已达成。在今年11月,比亚迪单月销量便高达30万辆。考虑年末市旺季叠加比亚迪近期降价活动,比亚迪全年销售300万辆并非难事。不过比亚迪方面在12月26日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没有销量相关的消息。
尽管比亚迪12月销量数据尚未出炉,但在前11个月,比亚迪国内的销量已超越了以往国内销量最高的合企大众(含一大众、上大众),大众品牌前11个月销量为197万辆。同时,比亚迪销量也超越了长安、吉利等头部自主品牌,后两者前11个月销量233.8万辆、153.6万辆。
此外,比亚迪在今年9月表示,上半年其以累计125万辆的全球新销量,首次冲进全球前十大企行列。
造新势力企业洗牌
在2023年,多造新势力销量显著增加,但也有不少新势力品牌遭遇困境。
其中,理想连续多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全年交付量已超过30万辆,高居新势力企交付量首位。蔚来、零跑、极氪等则在纷纷冲击2万辆目标。此外,岚图、智己等品牌也开始提速,凭借新款型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威马、爱驰、天际、前途等新势力品牌则遭遇停产危机。
其中,威马接连陷入裁员停薪、停工停产、股权冻结等风波,借壳上市路也未能成功;陷入金困境的爱驰也出现了多次欠薪事件。今年爱驰人力源部两度发布工延迟发放的通知。在接连拖欠工后,爱驰已接近停工停产。
此外,前途微信小程序一度无法正常显示,多门店停摆、辆迟迟未能交付。有知情人士在4月透露称其从门卫处了解到,厂区内仍有人员工作,但厂区内工作人员稀少,并未见到实;天际在3月发布通知,称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
华为前高管李一男创建的自游也因生产质问题导致造项目搁浅。
合品牌断臂求生
“威马”们并非2023年中国市仅有的失意者。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不少老牌玩也在陆续退场。
今年7月,广三菱在内部信中表示,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决定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广集团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19年-2022年,广三菱的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和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
北京现代和神龙等则纷纷甩卖工厂,断臂求生。
北京产权交易所于9月披露的转让信息显示,北京现代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正在出售其位于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工厂的土地使用权、设备和其他设施,转让底价为33.2亿元。北京现代重庆工厂为北京现代四大工厂一。界面新闻报道称,随着此次重庆工厂相关产的转让,北京现代当下仅有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仁和工厂处于生产状态。
10月19日,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东风集团与神龙签订了《产转让协议》,同意以人民币17.14亿元对价收购目标产。目标产包括神龙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
小米赶上“末班”
临近年末,小米逐渐登场,上演了2023国内行业的压轴大戏。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道路机动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型目录》(第五十六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在列。
在12月,小米公司在北京等地的经销网络正在改建,不少小米门店或将迎来新入驻。
值得关注的是,有媒体消息称国内生产质的获取和转让政策已然收紧,这也是自游项目搁浅的核心原因。而小米或已赶上了生产质的“末班”。
最新消息显示,小米将于12月28日举行技术发布会,小米成为年末最后一款重磅产品。雷军表示:“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就是小米造的使命。”
每售出三辆,就有一辆新能源
产品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加速推动了中国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在2023年,新能源产品成为市增长的核心动力。国内企积极拥抱电动化,纷纷推出多种路线的新能源型,使得新能源领域呈现百花齐放势。在此背景下,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不断提高,燃油份额逐步下滑。
全国乘用市场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狭义乘用零售市场约为227.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4.8%。其中新能源乘用零售量为94.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46.6%,均高于整体市场增速。在12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约41.4%。
整体来看,全年狭义乘用零售市场2162万辆左右,同比增长5.2%。新能源零售量约775万辆,同比增长36.5%,全年零售渗透率35.8%,较去年全年提升8个百分点。换言,2023年我国市场每售出3辆,就有1辆为新能源。
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突破50%
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正重塑终端市场,一改以往以合品牌型为主的竞争格局。
今年5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份额突破50%,超过跨国企在华销量。此后多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份额持续提升,并于11月达到55.3%。在前11个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2%。
同时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多主要自主品牌国内累计销量同比均有明显增长: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销量同比增幅分别为52.2%、15.8%、12.9%、9.6%。相较下,上大众、广丰田、上通用等主流合品牌同期销量分别下滑1.4%、5.3%、12.8%。
在终端市场,自主品牌在与跨国企的竞争中已逐渐占据上风。
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
出海也是2023年中国行业的一大方向。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哪吒、蔚来等十余企2023年均在加速布局海外业务,国产足迹也已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多地市场。
就出海方式而言,多企正从生产、销售、服务等多维度推进海外业务,比亚迪、长城、长安等纷纷在泰国、巴西等地建造生产基地,蔚来、吉利等则在欧洲市场布局服务生态。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中国企正快步走向全球。
随着海外市场的加速拓展,中国出口量在过去短短数年时间里实现多次跨越式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出口476.2万辆,同比增长59.8%。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同时也继2022年后再次创下我国出口量的新高。
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出口最多的国。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及日本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我国整出口234万辆,同期出口量为202万辆。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介绍称,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将超过500万辆,创造新的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