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国制造的合资历史,中德合资、中美合资和中日合资

星星之嘉

中德合资-上汽大众

八九十年代的国民轿车非桑塔纳莫属。卖相比夏利气派,价格比公爵王实在。桑塔纳就是德国大众和上汽的第一款合资产品。不过大众并不是第一个与中国谈合资的外企,第一个到中国来的是美国通用,合资的模式也是通用提出的,比大众整整早了 5 年。 因为通用之前与社会主义国家有过合作经验,比如在南斯拉夫办的合伙人企业。但后来因为通用董事会否决了这个建议,谈判最后终止。

合资经营,各取所需。后来和德国大众走的就是这个模式,和大众的谈判核心也从技术转让换成了帮助提升国产化率。头两年上汽大众装配的桑塔纳还是来料加工模式。只有轮胎、喇叭和标牌能从国产产品里选取,其他部件全都得从国外进口,国产化率当时还不到3%。

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改革,大众开始主动帮助国内配套工厂搞技术改造升级。比如和一汽合作,对轮胎和冷却器进行技术改造,帮助二汽升级化油器工艺。1991 年,上汽大众用了三年时间,迅速把国产化率提高到了60%,年产达到6万辆。6万辆相当于上海牌轿车过去 28 年时间里的总产量。

中美合资-柯达胶卷

改革开放的 80 年代初,当时的四大国营胶卷厂,汕头的公元,厦门的福达,上海的申光,保定乐凯。和当时的国产电视机一样,那时的国产胶卷也只有黑白的。

当国营电视机企业进口国外的彩电流水线之后,这些胶卷厂也在政府和国有银行的支持下,也开始进口全套的彩色胶卷生产线。汕头的公元进口的是日本富士的生产线和加工工艺,耗资 40 亿。厦门福达引进的是美国柯达的流水线,耗资 15 亿。保定的乐凯也是在 80 年代,和一家日本叫东方写真的胶卷涂布公司合作,才生产出了彩色胶卷流水线。

聊一聊中国制造的合资历史,中德合资、中美合资和中日合资

不到 10 年时间,国内建了 7 家大型胶卷厂,而实际需求却没有同比上涨。原因就是价格太高,当时省会城市国营厂工人的月工资是 200 多块,还不够买 10 卷胶卷的。

国产胶卷的堆积,加上进口胶卷的倾销,使得国内产能迅速过剩。7家最大的胶卷厂到 1993 年全数亏损,行业负债总额达到 100 亿元,整个行业濒临破产。这时柯达来了,救中国胶卷业于水火了一把。

1994 年,柯达总裁 Fisher 来到中国。他向当时中国政府提出,并购全数亏损的国营胶卷厂。条件就是让当时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富士退出中国市场。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以政府背书的不成文的商业排他法案。

由此,几大国营胶卷厂都被柯达并购控股,包括汕头公元、厦门福达、无锡阿尔梅。柯达在并购整个中国胶卷产业的总投入达到了 10 亿美元,因为政府开了绿灯,所以所到之处望风而降。

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和数码产品的科技互联网浪潮席胶卷产业。柯达胶卷的没落也只是时间问题。胶卷产业也被分解在了科技的后浪里。

中日合资-上海三菱

上海三菱这家电梯公司,早年有一句广告语叫做“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和汽车一样,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国民来说,电梯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高档消费品。当时国内的高档楼盘都以装上进口电梯为荣。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电梯产业在国内几乎都是外资与合资的天下。

上海三菱就是其中最早成立的电梯合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批合资企业。上海三菱是中方控股 60% ,三菱 控股40%。 中方控股,但技术全部由日方提供。

八九十年代,国内频起高楼,电梯供不应求。上海三菱这种性价比高的电梯就一下成了抢手货。